大连海产品企业外环境中检出病毒/大连海产品发现新冠
海关总署:从厄瓜多尔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出新冠病毒
厄瓜多尔:企业名称:Operadora y Procesadora de Productos Marinos Omarsa S.A.(注册编号为477)措施: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该企业进口申报4周。原因:从该企业进口的2批次冻南美白虾的其中1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
近日,海关在检查自厄瓜多尔进口的冻南美白虾时发现,3批产品的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6个,虾体和内包装样本检测结果均为阴性。经分析,这些产品存在被新冠病毒污染的风险,且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不力。
PROCESADORA DEL RIO S.A. PRORIOSA(注册编号为592):同样因进口自厄瓜多尔的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该企业的进口申报1周。措施依据:海关总署依据公告2022年第13号的规定,对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的进口产品外包装样本所在企业采取了紧急预防性措施。
同日,厦门海关从厄瓜多尔生产的冻南美白虾的两个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7月14日,江西萍乡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集装箱内壁和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同日,重庆沙坪坝区厄瓜多尔进口冻南美白虾外包装检测出新冠病毒。7月16日,云南冻南美白虾包装箱外表面样本检测出新冠病毒。
全国进口冻品情况:自7月以来截止到目前,国内至少已有9地10起食品外包装新冠病毒检测呈阳性事件,均与进口冷冻生鲜产品有关,涉及城市主要有辽宁大连、福建厦门等。海关总署措施:8月14日,中国海关总署网站发布关于进口厄瓜多尔冷冻南美白虾检验检疫要求的公告。
为防范新冠肺炎疫情通过进口冷链食品传入的风险,海关部门开展了进口冷链食品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工作。截至9日24时,全国海关共抽样检测样本227934个。其中,由厄瓜多尔共三家企业生产的冻南美白虾1个集装箱内壁样本和5个外包装样本中被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其他227928个样本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
三地疫情中,大连疫情和海产品有没有关系?
1、三次疫情都与海产品有关大连疫情的可能性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这样解读:大连有100多天没有新冠肺炎病例,从时间来判断的话一定是外面传进去的。我们通过大数据分析,没有发现6月份北京的疫情和大连有确切的关系。还有在这段期间,境外输入的病例会不会带入到大连,大数据分析也没有发现这样的迹象。
2、武汉北京大连都是从与海鲜有关的市场或公司爆发病毒,三者环境相似,都属于事宜病毒生存的,低温潮湿环境。从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到北京新发地市场,再到出现了30例确诊病例的大连凯洋海鲜公司,三者都存在潮湿、低温环境。
3、华南海鲜市场疫情并非确定源自进口海产品,不排除冷链传入可能,但缺乏足够证据支撑。冷链传播的可能性:近期,青岛、北京新发地和大连等地出现的疫情均与冷链食品有关,尤其是青岛首次从冷链食品外包装分离出活新冠病毒,这提示我们冷链运输可能是新冠病毒传播的一种新途径。
大连本轮疫情中的新冠病毒来自哪里?
从时间上判断,病毒一定是来自外界。通过大数据分析,大连疫情与北京疫情之间没有确切的联系。此外,通过大数据分析,没有迹象表明进口病例与大连有明确联系。它更有可能从海外进口,被污染的海产品也更有可能进口。吴尊友介绍,北京疫情与大连疫情的相似性与海产品加工和销售有关。
主要的原因就是来自国外的海鲜和冷冻食品都可能附带着新冠病毒。这次大连疫情传播源被证实来自国外,而最先被发现的感染疫情的人,也是在运输冷链食品的过程中被感染。这并不是第一次,在去年7月中旬的时候也有过这样的案例。不少网友讨论说冷链食品是最容易传播的途径。下面来谈一谈我的看法。
想要彻底斩断疫情的输入需要从源头进行断绝,既然首例病例来源自冷库,那么对于冷库的物品要进行彻底的消毒以及检测,尽量做到每一个进入冷库的产品都进行抽样检测,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从源头上灭绝新冠病毒,不给新冠病毒传播的机会。
根据确诊病例的相关信息,我们可以发现本轮的疫情,首例确诊病例来源于冷库 ,由于大连这座城市靠近海边他的海鲜加工产品是非常的多的。
截止2020年12月30日24时,大连市累计报告新冠病毒确认41例,正在实施医学观察的本地无症状感染者28例。据大连市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称,根据国家和大连市基因测序结果分析,此次大连市疫情传播源来自于国外,与22疫情基因序列不同源,没有关联性。
严格检查进口的冷链产品 据了解首发病例是来自于某市的定点冷库,冷库员工确诊,再就是食品公司的员工确诊,紧接着就出现在高校食堂,出现了学生和老师确诊。还有大连作为一个冷链水产品中转站、最大的水产品进口港口,冷库规模庞大,所以此次感染者8天持续增加。

大连30例确诊为海鲜公司员工,海鲜携带病毒的可能性大吗?
与此次新冠疫情的发生,海鲜是跟病毒有极大的关系,在北京的检验当中,也发现了,在海产品上,病毒能长时间的携带,所以这也表明我们要谨慎吃海产品,在这疫情关键阶段,保护我们自己,防止感染。
最好不要吃,全市正在对储存冷冻冷藏肉品、水产品的冷库持续开展排查。截至7月30日,已累计摸排相关冷库4719个,重点检查贮存条件、温度控制、产品追溯以及依法备案等管理要点,对发现的问题要求立即整改。另外,累计采集冷库相关的食品、从业人员、环境核酸检测样本69万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虽然通过检测,冷冻海鲜食品是没有携带病毒的,但是,也不完全表示进口海鲜 不存在让人感染的几率,还是存在一定的受感染的威胁。基于此,一定要杜绝接触进出口海鲜食品,积极地加强疫情预防。首先,坚持戴口罩和消毒工作等日常防护工作。出门在人流量大的区域,坚决不取下口罩,防止被传染疫情。
41天10地冷冻食品检出新冠病毒,世卫组织说了什么?
⑩ 8月13日,陕西西安,方欣海鲜市场海鲜产品一个批次的进口厄瓜多尔冻白虾外包装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从公布的情况来看,检出新冠病毒呈阳性的无论是进口冻白虾还是冻鸡翅,其来源大多为南美洲。而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截至8月13日,南美洲已有累计确诊病例近500万人,仅次于北美洲。
世卫组织警告人类低估了奥密克戎! 据联合国网站14日消息,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透露,奥密克戎毒株现已存在于77个国家和地区,正在以在以前的任何变体中都没有见过的速度传播。他指出,将这一新冠变体视为“温和的”将是一个错误。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报告,非洲妇女相对男性而言罹患新冠比例较少。根据非洲各国提供的新冠特定性别流行病学数据所进行的分析发现,妇女平均约占新冠病例的41%,这一比例从尼日尔的31%到南非的57%不等。
鉴于各省业务规定存在差异,您可以详询当地10086。
大连海产品企业检出病毒,对于病毒应该实施什么消杀措施?
首先发现的确诊病例和12例无症状感染者在一个车间高度集中,患者的工作环境中检测出了新冠病毒,在事发后相关部门对其所在的海产品海产品加工企业厂区、冷库、18家直营门店进行封停,采集了冷库的食品、加工车间、宿舍、食堂、公共卫生间等地食品和环境样品,目前结果中多份阳性。
降低风险的加工措施 高温处理:病毒对高温敏感。饲料加工时采用85℃以上高温制粒至少3分钟,可灭活病毒。 添加酸化剂:部分饲料企业会在原料中添加甲酸或柠檬酸(pH≤9),破坏病毒结构。 隔离污染源:对原料储存区、生产车间实施分区管理,避免交叉污染。
这件事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挺麻烦的,冷链以后都要进行消杀,这增加了运输成本,对于所有外来输入产品也要严格把控了。
进一步加大进口冷链食品的检疫力度,加强与出口国家主管部门的沟通和磋商,要求输华食品生产企业按照指南要求,落实各项防控措施。通过远程视频检查系统,对出口国家的主管部门和出口食品生产企业进行远程的视频检查、抽查。对进口冷链食品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重点加大对进口海鲜等冷链食品的抽样检测。
而食品在煮熟加工过程中已经灭活病毒,且新冠病毒不会通过消化道传播,人的胃酸也足够强大,能将其灭活。能不能吃,做好食品安全操作和手消毒是关键海关措施:进口食品被检测出阳性,海关会采取各种措施,对相关环境和运输车辆进行全面消杀,设立监管专仓,避免这类食品流入市场。
武汉市在进口牛肉外包装上检出新冠病毒阳性样本,已采取全面防控措施,市民无需过度恐慌但需加强防护。事件核心:进口冷链食品外包装检出病毒检测情况:武汉市疾控部门于18日对东西湖区进行常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时,发现从天津港海关入关的巴西进口冷冻去骨牛肉外包装样本中,有一份检测结果呈阳性。
发表评论